目前分類:關於星期天 (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電影上映前,導演何蔚庭南下高雄國際勞工影展參加「台北星期天」的放映座談,主持人是「不能沒有你」的男主角陳文彬喔!

雖然活動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但主辦單位很細心的整理兩人當晚的對談,沒有參加映後座談的朋友,不妨從中瞭解導演對電影的想法喔!


陳:當初為何選擇用比較詼諧的角度詮釋在台外籍移工的生活呢?

何:我當初覺得用幽默的手法來呈現他們的故事是最直接的做法,因為如果用負面、說教的方式去陳述他們悲慘的生活,會讓觀眾產生距離感;用喜劇的方式,可以讓觀眾在笑與感動之中、認同他們,因為認同他們的角色,你就會以「人」的角度去理解他們。我希望這部片可以讓人認為外籍人士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情感,並不是一個符號。目前為止,除了移工反應特別好之外,學生或者是進戲院的族群對片子有些反應,很多人甚至覺得說看完了會哭,因為他覺得自己也像搬沙發的人,因為年齡到了一個階段就開始自己創業、有房貸、有壓力,生活比較多挫折,所以會認同兩個主人翁。這是我在放映的時候聽到的反應。

 

陳:我看到這部片子就想起大學時候跟同學搬著床墊回家的過程,尤其又遇到下雨,不管是窮學生也好,或是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人,總是會遇到這樣的一個過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社會發展過程。我想請問導演,這個影片其實非常全球化,我們知道你是來自馬來西亞籍的導演、編劇是印度籍、攝影師是美國人,還有菲律賓的投資,又拿到台灣的國片輔導金------,這真是一個題材與製片過程上都相當全球化的作品。但我知道你在推這個片子的時候,有些戲院擔心說這個片以菲律賓籍移工為主題,屆時會有比較多的外籍移工朋友來戲院看,然後把台灣的觀眾嚇走。所以請問導演是否可以談談目前戲院推片時遇到的困難?第二個困難就是聽說新聞局的國片輔導金說片中的國語發音部份不夠多,要求何導演重新配音。請針對這兩個部份講一下。

 

何:我當初覺得台灣滿國際化的,但發音這件事讓我開始不確定。近期舉辦的世運、聽奧都標榜國際化,可是國際化不能只是一個口號,要真的像紐約ㄧ樣能夠接受各種族群的人,而且每天感知到他們的存在。我是馬來西亞人,在美國念書,所以對我來說,跟每個國家的人一起做事很自然。戲院方面的問題、基本上我也沒有想要有像「葉問二」那樣的發行規模,我當初的策略就是台北市三家戲院,中南部我就靠單場放映讓大家知道。台北常態放映國片的三家戲院,在試片的過程他們也覺得不錯,但陸續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藉口、不方便放,今年的國片產量也不少,所以我們目前只在光點獨家播放,這對票房滿傷的,所以我們希望未來會有多幾家戲院來播放。再來是國片輔導金的問題。現在輔導金的金額與補助次數都增加了,許多城市也提供補助,但是量多沒有用,國片還是缺乏放映管道,在戲院根本沒辦法與好萊塢影片相比。甚至有些片子,台灣是唯一比好萊塢早七天放映的國家,這是一個淪陷的市場,讓好萊塢電影進來不用課稅。其他國家多少有制度規定一年要放多少國片,像菲律賓規定戲院有一個月必須播映國片,為什麼台灣沒有這種策略?我感到非常的吃驚!當然,我不排斥好萊塢電影,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非常弔軌。我們本來不想報輔導金,就直接跟新聞局說這是外片吧!但他們說這不是外片,因為你們外資不夠多,所以請我們報輔導金,申請階段過後就拿到輔導金。通常輔導金是分階段領的,到第三階段,新聞局看到這部電影就嚇壞了,可能他們看腳本是中文,但他們講的是菲律賓話,但我也不可能把腳本寫成菲律賓話讓你審,所以他們就開始說你這個比例不一樣等等,而且開始想各式各樣的方法讓我們解決。說實在的這是他們行政上的錯誤,所以我們不太擔心,但是為了要取得他們的同意,決定錄製台語版,配音完還必須在某個戲院的某個時段特映一場台語版,那就好交代,其實只要不阻止上映就好了。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509中國時報.jpg  

中華民國9959號/星期日

中國時報十一版 周報影評

 台北星期天:小人物的卑微夢想 

■張世達

據說,《台北星期天》一度因屬外勞題材,曾有戲院業者擔心因此吸引外勞在戲院聚集,而不願安排上映。這實在是駭人聽聞的說法,可惜經過私下求證後竟發現真有其事。如果一部電影可以如照妖鏡般照出台灣社會面對外籍移工的複雜情結,那或許也更印證了拍攝這樣一部電影的必要之處。

如果戲院業者是因影片的外勞題材而擔心觀眾不感興趣,這其實倒是不難理解的。儘管外勞族群是個多數民眾不顧正視與關心的角落,近年來卻已有少數導演願意用心拍出相關故事。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蔚庭:「我把台北拍得很東南亞!」                                                                    06.jpg

文/凃盈如  

上映不到兩週的《台北星期天》在只有一點五間戲院的放映狀態下(台北光點與信義威秀),一口氣衝出了台幣九十六萬票房,而且打破「台北光點開館八年以來單一影片上映的票房紀錄」。

導演何蔚庭靦腆地笑著說,當時沒想到可以做到這樣的成果,但隨著票房直升,戲院仍找不到可以繼續放映的地方,讓導演感到可惜。上映十天裡,導演跑了近三十場的映後座談,和觀眾拉近距離,希望可以將小人物的小故事,讓更多人在城市中看見。 


vhgv

  
口碑行銷帶來佳績

何蔚庭表示,《台北星期天》的外勞題材、沒有本土大卡司等因素,怕吸引不到觀眾,於是讓團隊在行銷手法採取較保守的方式,但也因此較踏實、小心地經營,利用口碑行銷的宣傳方式,讓影片在短時間內慢慢被眾人看見。從金馬奇幻影展、邀請媒體人、部落客以及各界人士看電影,到校園等場所的試映,甚至不惜成本,帶著影片到大學放映,就是希望藉由口碑行銷讓影片被更多人看見。更令人感動的是,何蔚庭還一場一場地參加映後座談,並且上張大春、黎明柔、陳文茜、鄭村棋等人的廣播節目,談他拍片的過程與感想。

何蔚庭說,一直跑映後座談,是因為想創造一種近距離的觀影氣氛,與觀眾一起討論、分享,讓自己有很不同的感受,也希望自己能帶給觀眾更多與影片有關的東西,於是他十分喜歡在光點的放映狀態,雖然光點的場地較小,但卻較溫馨、映後座談也比較好做。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北的,星期天

搬去哪.jpg

我本來以為,幽默是解決悲傷最好的方式,就像裹在苦藥外的糖衣,讓苦比較容易入喉,所以,人生的絕望,多少能獲得些許調和,比較容易放下,可以釋懷。

然後,我去看了「台北星期天」這部電影,我以為這部片非常歡樂,有人說,這是關於外勞的故事,很好笑,可以讓你從頭笑到尾,我看了,我也笑了,然後我笑得超大聲,因為這部電影有許多片段真的超幽默,是那種很高段又極貼近,我們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那種幽默,然後,我笑著笑著一直笑到片子某個重要的點(如果你去看了這部片子,你一定會知道我講的是那個點),真是太過份了,就像心窩瞬間被重重一擊,而悲傷,就在那一大堆歡樂之後,突然逆襲了我,有一滴眼淚,就從我還在不知死活笑著,微彎的眼角,順著我那因為已經笑得太誇張,而有點酸痛的臉部肌肉,無聲無息的,滑了下來。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喜歡電影中兩位主角唱的那首熱情洋溢又可愛的歌嗎?

已經有太多人跟小編反應想學唱這首歌,所以小編特地將菲語歌詞英譯,讓大家可以一起和兩位主角歡唱唷~!

_MG_0005.jpg 

"Pinoy Sunday"

詞:Bayani Agbayani & Epy Quizon 曲:蔡曜任  演唱:Bayani Agbayani & Epy Quizon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Watch live video from Newtalk on Justin.tv

(新頭殼 newtalk 2010.05.17 顧美芬/台北報導)

 

先是找對了沙發,再來選角色,《台北星期天》描述兩個在台菲律賓外勞小人物故事的發想,就是從這裡開始。

描述外勞故事的《台北星期天》,是近8年來,台灣唯一一部電影獲得NHK支持合資拍片,更在2009年應邀成為NHK亞洲電影節的開幕片。雖然在台北市區內只有在光點戲院和信義威秀兩家戲院上映,10天來仍創下96萬元的票房佳績。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載亞洲週刊

繼去年的《歧路天堂》之後,台灣影壇再推出一部以「外勞」為題材的電影,但此片從內容、風格到整個電影製作團隊的組合,都更具國際化的色彩。導演何蔚庭是馬來西亞人,攝影師包軒鳴是美國人,但兩人已有多年在台灣拍攝廣告片及電影的經歷;其餘編劇是印度人、美術設計李天爵是台灣人、製片則有日本人和法國人、資金又來自日本NHK電視台和菲律賓投資商;幕前方面,主要的演員是菲律賓人,台灣本地的演員陸奕靜、曾寶儀、張孝全、莫子儀、林若亞等都只是佔戲不多的配角,反映出今日的台灣已然加入了電影全球化的一環。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台北星期天》魔幻寫實的音樂喜劇

文◎蔡曜任《台北星期天》配樂作曲家

從《夏午》到《台北星期天》

第一次與何蔚庭導演合作是在短片《夏午》,片中使用了融入女主角內心的配樂來表現幻想中的情境。而《台北星期天》 是一部劇情多變,以兩位主角逗趣對話為主的喜劇片,因此 在配樂的構思安排上,故事的轉折就變成主要的創作方向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台北星期天:精彩喜劇

【知名影評人:藍祖蔚】

何蔚庭導演在《台北星期天》挑戰了非常多的國片體例,最重要的是,他給大家看到一部與台北人生活息息相關的精彩喜劇。 

導演可以是份工作,亦可以是個夢想;導演可以是夢想企畫的執行工匠,導演亦可是觀風辨位,站在時代浪潮上的千里眼與順風耳。同樣是導演,高下之別,與技藝有關,亦和視野有關。

何蔚庭是台灣新生代電影人中最值得注意的導演之一,雖然,他迄今亦只完成過兩部短片《呼吸》與《夏午》,另外還有一部長片《台北星期天》,但是每部作品都標誌著他的成熟與精進。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影聞其詳/台北星期天 外勞狂想曲
【聯合晚報╱聞天祥】

初看「台北星期天」,我有點訝異。因為導演何蔚庭之前兩部國際級的短片「呼吸」和「夏午」都有很大膽的手法和形式;但「台北星期天」卻相當通俗。「通俗」並非貶義詞;事實上,何蔚庭導演技巧的穩健流暢、文質相符,應該是同期新銳當中最好的一位。我的意外,只不過說明了他拉近主題與觀眾的企圖。搬去哪.jpg 

即使「台北星期天」很通俗,但它依然是一部「勇敢」的電影。因為這部片主要在描述兩個菲律賓外勞在個看似尋常的星期天,為了把一張棄置在台北街頭的紅沙發搬回宿舍,發生的奇遇。故事的梗概,讓人聯想到羅曼波蘭斯基早期短片「兩個男人與衣櫃」,但它十足台灣,卻同時開展了台灣電影的範疇與定義。

因為貫穿全片的是兩名菲律賓角色,而不是狹義的台灣人。電影裡他們理所當然地講自己的語言,甚至還出現其中一個主角也聽不太懂的菲律賓方言,然而我們幾乎毫無困難地進入情節裡邊,不僅看到兩個男主角迥異的個性對比,以及外籍勞工在台北的生活面貌,更難得的是透過「他者」的眼光來看「我們」,無論在街頭吵架的中產小夫妻、鬧自殺的兒子和刀子嘴豆腐心的母親、漂亮警花與酒駕騎士、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由於角度的轉換,再熟悉不過的場景或人際關係,也湧生了新趣味。

台灣並非沒有關懷外勞的作品。電影確實很少,只有李奇的「歧路天堂」和溫知儀獲得去年金馬獎最佳短片的「片刻暖和」稍有人知;電視單元劇或紀錄片的成果,相較之下還比較豐碩。但無論哪種類型,大都走較批判或悲情的沈重路線。「台北星期天」卻是一部貨真價實的喜劇。絕無訕笑、也非冷感,而是本身情節設定的荒謬色彩,讓它笑中帶刺,樂而不淫。有著對小小狂想的強烈尊重,卻又在現實的衝突矛盾裡,體現了差異。

我尤其喜歡當旅程看似停滯的時候,導演的關懷卻持續流動,甚至擴大層面。也許是兩個男主角所關心的女性,也不乏外延至臺灣雇主不同於他們但一樣難念的經。正因為無論貧富貴賤,對所有人而言,現實都有其困難,這才使得狂想的執行,有了一種唐吉訶德式的浪漫,也讓本片最後的幻想場面,綻放神采。
但何蔚庭並未浪漫過了頭,甚至有點殘忍地帶我們目睹夢醒後的現實。這樣會不會太重了?見仁見智。但真正的結尾,卻又透露兩人還在菲律賓稱兄道弟的時候,就曾想像開個家具行。這是支持他們在整部電影鍥而不捨非把沙發搬回去的動力嗎?還是連他們也忘記了這個曾經發下的豪語呢?

台灣的差異與融合,早已不只是本省與外省、或者城市與鄉村,「台北星期天」以輕盈的調子展現了更多元與複雜的台北即景。即使稱不上石破天驚,但在勇於扭轉角色主體的同時,還能讓我們會心一笑又感同身受,穩紮穩打的何蔚庭是相當值得鼓勵的。

 

文章來源: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5586871.shtml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台北星期天》何蔚庭:幽默來自一種深刻的情境反差。

iLOOK電影 2010/05/07

《台北星期天》的好笑來自一種深刻的情境反差,簡單的說,就是荒謬,有趣的是,這種荒謬是寫實的,充斥在我們每個人每天的日常生活中。

【撰文/王師】

《台北星期天》是以風格強烈的短片《呼吸》與《夏午》備受矚目的新銳導演何蔚庭初試啼聲之作,用外來者的角度寫實地捕捉當下台灣多元的族群樣貌與社會表層下的問題,有別於以往鏡頭下關於移工生活抑鬱失落的描寫,何蔚庭用一種近乎荒謬的喜劇手法帶領觀眾一同經歷大城市中兩個外來者對於生活的喜悅、失落,以及很偶爾地、隨性所致的引吭高歌。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達看電影─台北星期天

據說,《台北星期天》一度因屬外勞題材,曾有戲院業者擔心因此吸引外勞在戲院聚集,而不願安排上映。這實在是個駭人聽聞的說法,可惜經過私下求證之後竟發現真有其事。如果一部電影可以如照妖鏡般照出台灣社會面對外籍移工的複雜情結,那或許也更印證了拍攝這樣一部電影的必要之處。如果戲院業者是因影片的外勞題材而擔心觀眾不感興趣,這其實倒是不難理解的。儘管外勞族群是個多數民眾不願正視與關心的角落,近年來卻已有少數導演願意用心拍出相關故事。2006年,蔡明亮導演首度回到家鄉馬來西亞,以外來移工為題拍出《黑眼圈》。2009年,首度拍片的補習班老師李奇,則將他的處女作獻給了同為外勞題材的《歧路天堂》。雖然都獲得佳評,但...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我回遠方 --《台北星期天》

老實說,看完《台北星期天》之後,我的心是既興奮又感傷;興奮的是這部片絕對是自《停車》之後最令我驚豔的台片首部作,感傷的是台灣大多數新銳導演的劇情長片都無法達到這樣的藝術高度。 
  
何蔚庭在馬來西亞出生、成長,在紐約接受專業電影訓練,來台灣定居已經九年,他憑藉創作短片《呼吸》中的末世氛圍與大量特寫鏡頭、《
夏午》的黑白攝影一鏡到底,在許多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如今他終於交出第一部劇情長片,再度一新所有人耳目。《台北星期天》的誕生,緣起於何蔚庭對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經典短片《兩個男人與衣櫃》(Dwaj ludzie z szafa)的崇拜,相較於「衣櫃」在波蘭斯基手中所被賦予的象徵性與超現實感,何蔚庭與印度編劇Ajay Balakrishnan則在片中創造出一張火紅時尚的沙發,透過兩名菲勞與沙發之間的互動,在帶出台北這個城市面貌的同時,也呼應了創作者自己二十年來從馬來西亞到紐約再到台北的異鄉人心境。 
  
紅色的沙發,在視覺上帶有一種搶盡先機的優勢,在情感上則不免帶有一種欲望性質的強烈意識投射,何蔚庭的劇本先是非常精準地透過簡短對話告訴我們兩名菲勞的身份與當下面臨的危機,然後在劇情約莫進展了二十分鐘之後才讓沙發從天而降,將先前那種隱隱的、懸而未決的失落與不安,以一種虛幻的方式鎮了下來。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編特地找來了許多知名人士來推薦《台北星期天》!!

我們不是在老王賣瓜唷~~~《台北星期天》品質有保證^^

 

 

今天上映啦!!!!!!!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文章是節自五月號「幼獅文藝」月刊的專欄稿子

原文題為電影裡的城市氣味:《台北星期天》vs.《志明與春嬌》」,完整原文請大家參考雜誌囉!

台北的紛亂與活力:《台北星期天》

許多人都拍台北,尤其這幾年還流行透過外國人的眼光來看台北,一如去年的《曖昧》和《霓虹心》。《台北星期天》同樣是藉由兩個外來客的觀點來描寫台北,只是他們並非匆匆來去的觀光客,而是兩個從菲律賓到台灣工作的外籍勞工。電影一開始的場景設在機場,我特別喜歡這部片俐落的開場,只消簡單幾個鏡頭的剪接,幾乎就忠實地建立了男主角抵達陌生國度時那種有點期待、但其實更怕受傷害的心情,甚至這樣的情緒與主軸,是從一開始就持續貫穿到結尾的。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星期天】壹週刊影評.jpg 

(截取文字部份)

兩名男子,一胖一瘦,抬著一張紅色的沙發,走在台北街頭,《台北星期天》用這樣寓意鮮明的意象,描繪出一個關於外籍勞工的故事,輕鬆喜趣兼具魔幻寫實。

馬諾奧和迪艾斯從菲律賓到台灣工作,在台北的工廠上班,宿舍每晚還有門禁;他們每天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在宿舍的天台喝著啤酒,一面想像如果天台上能有一張沙發,供他們躺臥、做夢、看星星。直到某個星期天,就在他們各自愛情夢碎之後,竟然真的在台北街頭「撿到」一張簇新的紅沙發,但是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他們身上沒甚麼錢,又找不到幫手,兩人於是決定把沙發一路抬回宿舍;問題是他們不認識路,沿途還遇上不少奇怪的事情。一趟城市漫遊,彷彿尤里西斯。

這張顏色鮮艷造型仿古的沙發,在這個城市的住戶看來,可能只是平常家具,但對這兩位外籍勞工而言,卻是美好的夢想。為了實現夢想,他們忍熱耐渴,抬著沙發走過台北大街小巷,目地地始終遙不可及,夢想在手上逐漸成為沉重的負累,直到迷路、錯過門禁時間,才終於有機會作在沙發上,品嚐到夢想的甜美滋味-然而這樣的美夢成真,僅僅存在於魔幻般短暫的片刻。

《台北星期天》是導演何蔚庭的第一步劇情長片,卻展現了圓熟的手法和敏銳的觀察,在透過準確、犀利的攝影,使得台北這個城市出現不同的面貌與角度,置身其中的人也得以由新的面向審視和省思。影片輕鬆喜劇的定調,溫柔包裹了隱藏底層的問題:外籍勞工的工作、生活,一箱的寂寞,難耐的鄉愁,終究不曾落入尖銳控訴的窠臼,反而是以樂天開朗的態度讓人深刻領略了他們的異鄉情懷。

 ps 85分可是本週新片最高分喔!!!!!!!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截取自中天新聞的專題:台北的36個故事,訪問了很多最近台灣的新銳導演們!!

以下是擷取關於蔚庭的部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喔^^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笑到假睫毛都掉了!!!」by 陸弈靜~

 

 

實力派女演員陸弈靜笑掉假睫毛也要推薦~~《台北星期天》!!!!

下集預告~~神秘嘉賓即將現身!!??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篇文章引用自:http://my.opera.com/allenhorace/blog/show.dml/9903581

《台北星期天》Pinoy Sunday

非常傑出的首部劇情長片,堪稱本年度最佳國片強力候選人(雖然我也沒看幾部啦)。一如預期,這是一部充滿黑色幽默的 喜劇片,許多精心設計的趣味笑點,具有十足的商業水準。但這部片對於台灣電影、台北金馬奇幻影展甚或台灣觀眾(或者台北觀眾)而言,它之所以有趣的點,其實在於反差性。
對我們而言,劇裡的主角是外國人,使用的語言、舉止、態度、觀點都是異國的,但劇裡的環境卻是道道地地的台北城,眼前所見這一景一物、新聞播報風格、垃圾車的聲音、甚至是演員的面孔與演技,我們都再熟悉不過了,本土到了一個極致。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章引用自:http://www.wretch.cc/blog/Dammi/9667738

2010金馬奇幻影展觀影記錄(1)

  雖是透過至台工作的菲律賓人的視角,來看台北這個城市,反映出身處異鄉工作的外籍勞工的心境及悲傷,但總覺得也濃厚摻雜著馬來西亞籍導演何蔚庭自身的心 情,觀點:不訴諸悲情,也不加以批判,反倒充滿同理心地看待劇中主要的角色,並透過導演嫻熟高超的運鏡技巧,角色的情感,躍然紙上,分外感到中肯。客串的 台灣演員是驚喜,不過兩位男主角的硬底子搞笑功力,絕對是撐起本部電影的關鍵因素之ㄧ。這是台北星期天。

pinoysun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